说起明成祖朱棣,永乐大帝,雄才大略是吧?五征漠北、郑和下西洋、修《永乐大典》,哪一件不是青史留名的大事记?可这人啊,再有能耐,家里头那点事儿也免不了被人说道。尤其是他这子嗣问题,跟他爹洪武爷朱元璋一比,啧,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朱元璋生了四十多个孩子,朱棣呢?掰着手指头数,九个!儿子四个,闺女五个。这差距,搁现在看,倒也不算太少,但在那时候,特别是对于一个坐拥四海、嫔妃如云的帝王来说,就有点……寒碜?
关键中的关键,这九个孩子,大部分还不是“雨露均沾”的结果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其中七个——整整七个!都出自一个人肚子。谁啊?就是他的发妻,仁孝文皇后徐氏。
一、徐妙云:开挂的生育机器与政治纽带
徐皇后,闺名妙云,这名儿听着就挺灵秀的吧?身份更是硬核得不得了——明朝开国第一功臣、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女!这出身,简直是含着金汤匙……不对,是镶着免死金牌出生的。她和朱棣的结合,绝对是朱元璋精心安排的政治联姻,把最信任的武将和最看重的儿子(虽然后来没传位给他)捆一块儿,强强联合。
展开剩余83%然后呢?这位徐皇后,真不是一般的能生。从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开始,她就开启了“生育狂魔”模式。长子朱高炽(后来的明仁宗洪熙帝)、次子汉王朱高煦(就是后来嚷嚷着要学他爹靖难那位)、三子赵简王朱高燧,这三个儿子,都是她生的!闺女呢?长女永安公主朱玉英、次女永平公主朱月贵、三女安成公主、四女咸宁公主朱智明,四个女儿,统统是她肚子里出来的!
算算,三子四女!朱棣统共就四个儿子五个女儿,她自己包圆了七个!这比例,高得离谱了吧?你想想看,朱棣后宫有名有姓记载下来的妃嫔,少说也有二十来个,什么金氏(女真酋长之女,据说还被朝鲜尊称第三皇后)、昭献贵妃王氏、昭懿贵妃张氏、朝鲜来的贤妃权氏、丽妃韩氏、惠妃崔氏、吴氏等等等……林林总总,一大串名单。结果这么多人,就……就生出来一个儿子(老四朱高爔,夭折,生母不详)、一个女儿(老五常宁公主,生母也不详)。这生育率,也太低了吧?低到诡异!
二、后宫佳丽:集体的“寂寥”?
这就让人纳闷了,为啥啊?难道这几十号妃嫔集体不孕不育?明朝皇宫的医疗水平和伺候人的本事,按理说不至于这么差啊。朱棣本人身体肯定是没问题的,你看徐皇后多能生。所以问题出在哪儿?
一种可能是,朱棣这人……嗯,感情上比较专一?或者说,对徐皇后依赖特别深?毕竟是从燕王时期就一路风雨相伴过来的结发妻子,又给他生了那么多嫡子嫡女,地位无可撼动。而且徐皇后本身也不是花瓶,史书说她“幼贞静,好读书,称女诸生”,有文化有见识,朱棣跟她讨论军国大事,她还能给出靠谱建议。靖难之役时朱棣在外打仗,北平城就是徐皇后带着世子朱高炽守下来的。这样的老婆,能文能武还能生,感情深点,多去她那儿歇歇,好像也说得过去?
差点忘了,朱棣对徐家的态度,也侧面反映了徐皇后的分量。徐皇后的亲哥哥徐辉祖,徐达的长子,靖难时可是铁杆的建文帝忠臣,带兵跟朱棣死磕。朱棣打进南京后,徐辉祖躲在徐达祠堂里不出来,意思就是:要杀要剐随你便,但别污了我爹的地方!朱棣气得够呛,派人去叫他,徐辉祖硬是一句话不说。按朱棣那暴脾气,对建文忠臣基本是赶尽杀绝,十个徐辉祖也砍了。可最后呢?朱棣偏偏没杀他,只是削爵圈禁了事。为啥?不看僧面看佛面,百分百是看在徐皇后面子上。这面子,大了去了!
三、生育悬殊背后的谜思
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朱棣偏爱徐皇后,后宫几十号人,总得轮流侍寝吧?帝王嘛,这也是责任和义务的一部分。可怎么就……只结出那么一点点果实?
另一种猜想,就比较阴暗了。是不是后宫斗争太激烈?有人使绊子?那个年代,孩子夭折率本来就高,再加上宫斗黑手……或者,朱棣本人晚年痴迷丹药?那些玩意儿重金属含量超标,对身体特别是生育能力有没有影响?史料没明说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。还有就是,徐皇后生育期集中在她相对年轻、还是燕王妃和初期皇后的时候(她死得比朱棣早),后来朱棣当了皇帝,年纪渐长(虽然也还行),又要处理繁重的政务,又要频繁北伐亲征,身体消耗巨大,是不是也影响了生育能力?或者,临幸后妃的频率和意愿本身就不那么高了?
等等,刚才说啥来着……哦对,还有那个唯一活下来的庶女常宁公主,生母是谁都不知道。史书就一句记载,跟透明人似的。她本人嫁给了西宁侯宋晟的儿子宋琥,日子咋过的,也没啥详细记录。想想也真是,她那些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们,要么当皇帝当王爷,要么嫁得风光,就她和她那早夭的弟弟朱高爔(生母也失载),在后宫庞大的生育分母衬托下,显得格外……寂寥。
四、殉葬的阴影
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结局。朱棣挂了以后,按当时的陋习,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妃嫔殉葬!《明史》、《朝鲜李朝实录》都说殉葬了三十多人!这里面,包括了那些有名有姓的朝鲜妃嫔,比如那个贤妃权氏(据说特别受宠,但死得不明不白)、丽妃韩氏(殉葬时场面极其惨烈,见《李朝实录》)……想想看,这些女子,千里迢迢从朝鲜送来,大多数可能连孩子都没生过(就那个生育率,想生也难啊),甚至都没怎么得到过皇帝的宠爱,最后却要被活生生绞死(或者说赐自尽)去陪葬。朱高炽(明仁宗)看着仁慈,这事儿上可一点没手软。
你说徐皇后要是泉下有知,看到自己死后,丈夫搞这么一出,心里啥滋味?她会不会庆幸自己生得早、生得多、地位稳当,不用落得如此悲惨下场?她当年力保哥哥徐辉祖的命,大概也想不到,朱棣对没有子嗣的妃嫔,会如此冷酷……权力的逻辑,有时候就是这么血腥无情。
所以啊,朱棣后宫的生育之谜,表面看是数字悬殊,深挖下去,全是刀光剑影、人情冷暖。徐妙云,这位开国功臣之女,以其非凡的生育能力和政治智慧,不仅撑起了永乐帝的半壁血脉江山,也为自己和家族赢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与安全。
而那些淹没在名单里的几十位妃嫔,连同她们唯一留下的那一儿一女的模糊身影,以及最终走向殉葬陵墓的悲惨命运,共同勾勒出帝国后宫华丽帷幕下,那令人窒息的沉重与苍凉。她们的存在,仿佛只是为了证明徐皇后有多么不可或缺,多么……嗯,怎么说呢,幸运?或者说,残酷历史里相对不那么悲剧的一个特例?
有时候历史的细节,比虚构的故事更让人唏嘘。尤其是那些连名字都没能留下的……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发布于:安徽省